本文目录一览:
红色经典故事3一5分钟演讲稿
1、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,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,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活力豪迈,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。
2、金色的鱼钩 时间:1935年秋。地点:长征路上,一望无际的草地。人物:炊事班长(近四十岁,个儿高,背有点儿驼,两鬓斑白,皱纹满脸)。红军战士小梁(十七八岁,瘦弱有病)。小战士甲和乙(十二三岁,病弱交加,疲惫不堪)。第一幕 草地夜话 画外音:1935年秋,红军进入草地。
3、读罢《回乡偶书》,我“看见”了贺知章先生从小背着书包,外出求学的模样。几十年过去了,当白发苍苍的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,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围绕在他身边,嘻嘻哈哈地笑着问:“老人家,你是从哪里来的`呀?到这里来干什么呢?”这不禁使他感慨万千呀!这些经典的故事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。
4、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、老师和同学们:大家好!今天,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红军小兰的故事——《一袋干粮》。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,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,跟随部队行进。她终于得到了一袋干粮,却在过桥时为了救助一位伤员,不慎把自己的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。
5、红色故事演讲稿 “祖国啊!您的儿子离开瑞安,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前线;祖国啊!您的儿子在战火弥漫中度着青春”——这是81岁中国赴朝志愿军老兵孙凤康老人在1950年的战地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。1950年,孙凤康17岁,正在瑞安中学念高中,朝鲜战争燃起来时,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。
6、一转眼九十六年风雨历程,再回首多少载坎坷艰辛。从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,到^的剥削镇压,中华儿女没有被这苦痛折磨压弯腰杆,没有被这屈辱凌虐碾碎脊梁。先辈们在匍匐中寻找站立起来的方法,用一杆共产主义的大旗,撑起了一个世纪以来华夏大地上破碎的天空。带给我们一个焕然一新的时代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rww.com/post/206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