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?
叶公好龙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打草惊蛇
囫囵吞枣 狐***虎威 螳螂捕蝉 对牛弹琴 郑人买履
拓展资料:
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。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。它的结构简短,多用借喻手法,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。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。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《揠苗助长》、《自相矛盾》、《郑人买履》、《守株待兔》、《刻舟求剑》、《画蛇添足》等,古希腊《伊索寓言》中的名篇《农夫和蛇》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。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,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,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。
寓言成语100个?
寓言成语有愚公移山,杯弓蛇影,打草惊蛇,叶公好龙,画龙点睛,伯乐相马,画蛇添足,滥竽充数,自相矛盾,黔驴技穷,抱薪救火,买株还珠,惊弓之鸟 守株待兔,亡羊补牢,对牛弹琴,掩耳盗铃,狐***虎威,班门弄斧,缘木求鱼,望梅止渴,井底之蛙,郑人买覆,囫囵吞枣,邯郸学步,刻舟求剑,揠苗助长。
夸父追日、愚公移山、朝三暮四、揠苗助长、庖丁解牛、东施效颦、望洋兴叹、一鸣惊人、滥竽充数、买椟还珠、自相矛盾、守株待兔、刻舟求剑、画蛇添足、南辕 北辙、鹬蚌相争、掩耳盗铃、塞翁失马、叶公好龙、邯郸学步、截竿入城、望梅止渴、道边李苦、郑人买履
手不释卷、画龙点睛、亡羊补牢、自相矛盾、完璧归赵、负荆请罪、守株待兔、掩耳盗铃、唇亡齿寒、惊弓之鸟、三顾茅庐、毛遂自荐、程门立雪、鹏程万里、坐井 观天、胸有成竹、对牛弹琴、卧薪尝胆、黔驴技穷、破釜沉舟、图穷匕见、门庭若市、四面楚歌、点石成金、按图索骥、名落孙山、夜郎自大、杞人忧天、约法三章、 指鹿为马
春暖花开,春回大地,气象万千,寿比南山,春光无限,喜气洋洋,万紫千红,幸福安康,花好月圆,星光灿烂,山青水秀,青山绿水,绵秀山河,山花烂漫,牛羊成群,成群结队,钢筋铁骨,无限风光,歌舞升平,喜上眉梢,喜上心头,好亊多磨,刀光剑影,枪林弹雨,雪雨辛风,风餐露宿,饥不择食,走马观花,花开富贵。
开卷有益,博而不精。
百发百中。
普风捉影。
毕恭毕敬,百感交集。
兵贵神速。
杯弓蛇影,不可都得,不堪回首。
不同时宜,不自量力,不拘一格,不屈不挠,不求甚解,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,不贪为宝,白头如新。
不学无术。
不远千里。
别有天地。
十个寓言故事的成语,并解释其意?
1.惊弓之鸟,解释: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,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,2.井底之蛙,解释: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一块天,比喻见识狭窄的人,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,3.杞人忧天,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,出自《列子·天瑞》
4.画蛇添足,解释: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合适,也比喻虚构事实,无中生有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
5.指鹿为马解释: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出自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6.狐***虎威,解释: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
7.班门弄斧,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,出自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
8.掩耳盗铃,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,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
9.鹬蚌相争,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,出自《轩亭冤·哭墓》,10.丧家之犬,解释:无家可归的狗,比喻无处投奔,到处乱窜的人,出自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rww.com/post/20496.html